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资讯

《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》(HJ164-2020)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

发布时间: 2025-01-04 作者:甘肃欣和检测 分享到:
二维码分享


一、监测点布设

    1、区域布设原则:考虑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、地下水的流向及补给排泄等情况,按照不同的地下水类型和功能分区进行监测点的规划。在地下水流动系统的上游、中游和下游,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区域均应合理布点。
    2、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布设: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,按照不同的保护级别和范围,加密监测点,重点监测水质变化情况,以确保饮用水安全。在补给区,应沿补给路径和主要补给源附近设置监测点,掌握补给水源的水质状况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。
    3、污染源及周边布设:针对工业污染源、矿山开采区、垃圾填埋场等,在污染源的上游设置对照点,在污染源附近及其下游可能受影响的区域,根据污染物的扩散范围和迁移规律,呈扇形或网格状布设监测点,以便及时发现污染扩散情况。


二、环境监测井建设与管理
    1、建设要求:规范了监测井的结构设计,包括井管的材质、直径、深度等,要求井管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。同时,对滤水管的类型、孔隙率等也做了明确规定,以保证能够有效采集地下水样品,又不会对地下水流动产生过大干扰。
    2、标识管理:要求对每个环境监测井进行统一编号和标识,注明监测井的位置、类型、深度、监测项目等信息,便于现场识别和管理。


三、样品采集与保存
    1、采样器具选择:明确了常用的地下水采样器具,如气囊泵、小流量潜水泵、惯性泵、蠕动泵及贝勒管等,并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和采样条件,指导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。
    2、洗井要求:强调洗井的重要性,规定了洗井的方法和结束条件。洗井时需现场使用便携式水质测定仪对出水进行测定,当浊度、电导率、pH等指标稳定或洗井抽出水量达到井内水体积的3至5倍时,可结束洗井。
    3、样品保存:针对不同的监测项目,规定了相应的样品保存方法和保存期限。如对于重金属样品,通常需要加入硝酸酸化至pH小于2进行保存;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样品,需用棕色玻璃瓶采集,并充满样品,不留顶空,在低温条件下保存等。


四、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
    1、必测项目与选测项目:明确了地下水环境监测的必测项目,包括气温、地下水水位、水温、pH、溶解氧、电导率、氧化还原电位、嗅和味、浑浊度、肉眼可见物等。同时,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和区域特点,列出了一些选测项目,如重金属、有机物、微生物等。
    2、分析方法选择:对各监测项目推荐了相应的分析方法,要求优先选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法。在实际操作中,需根据监测项目的特点、样品的性质以及实验室的条件等因素,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,并确保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

五、监测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
    1、数据处理:规定了监测数据的记录、整理、统计和分析方法,包括有效数字的保留、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等。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校对,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
    2、质量控制:从人员、仪器设备、试剂耗材、分析方法、采样过程等方面提出了全面的质量控制要求。如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,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;对试剂耗材进行质量检验,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;开展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监督,如平行样分析、加标回收率测定、标准物质比对等。